个人简介
陈保亚,男,1956年7月生,籍贯山西宁武。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师从徐通锵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师从费孝通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证书。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联合大学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中心主任(北大方),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语言联合中心主任。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语言接触的无界有阶模型、语言认知的规则还原模型、语言演化的自组织协合模型以及茶马古道的发现与命名。代表论著有《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当代语言学》。2021获北京大学教学成就奖,2020获国华杰出学者奖,2019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2018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997、2011两次获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
研究方向
理论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语言哲学、数理语言学、地理语言学、语言文化学
yb体育app官网的联系方式
cbyhf@pku.edu.cn
学术发表或出版
发表论著:
陈保亚,1985.2,《论句法结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陈保亚,1989,《语言相对论论》,《比较文学论集》第一期,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89.3,《音变原因、音变目的与音系协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陈保亚,1989.4,《论语言符号的模糊与指称》,《思想战线》
陈保亚,1989.9,《系统演变的目的性--从语言学的观点看》,《哲学研究》
陈保亚,1990,《语言演变的结构基础》,《缀玉集》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陈保亚,1990,《汉语语法本体论》,《社会科学探索》第二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0,《语言演变的结构基础》,《缀玉集》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1.1,《论语言研究的泛时观念》,《思想战线》第一期
陈保亚,1991.2,《上下文约束变换与语义限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陈保亚,1992,《民族文化学发凡--从语言学的观点看》,《民族文化学论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2,《语言:文化的精神》,《东西方文化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译,1992,《汉语的字调跟语调》,译文,载《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和发展》,袁毓林(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2,《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略说现代古诗的韵律走向》,《云南诗词》(第二集),云南教育出版社
陈保亚,1992.1,《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思想战线》
木霁弘、陈保亚、李旭、徐涌涛、王晓松、李林,1992.4,《滇藏川大三角探秘--茶马古道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3,《语言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木霁弘、陈保亚,1993,《“茶马古道”文化论》,(与木霁弘合著,第二作者),载《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3,《汉藏语言联盟说》,《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
木霁弘、陈保亚等,1993,《茶马古道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3.10,《转向理性主义》,《学习》
陈保亚,1993.3,《论分析哲学的语言观》,《思想战线》
陈保亚,1993.3,《羌夏-澳越语言文化联盟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1993.3,《走出语势的困境》,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
陈保亚,1994,《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语文出版社,1996
陈保亚、木镜湖,1994,《南传上座部佛教入滇考》,《东南亚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4.5,《东南亚华文文学的语言文化背景》,《思想战线》
陈保亚,1995,《核心关系词的分布与语源关系的判定》,《当代中国语言学》第1卷,新加坡
陈保亚,1995,on the orig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kam-tai,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vol. 18:1-spr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usa
陈保亚,1995.5,《从核心词分布看汉语和侗台语的语源关系》,《民族语文》
陈保亚,1996,what orig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khmer and kam-thai,mon-khmer studies xxv, thailand
陈保亚,1996,《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
陈保亚,1996.2,《语言影响文化的两种方式》,《哲学研究》
陈保亚,1996.3,《汉字的超方言功能和汉字体系的演进方向》,《汉字文化》
陈保亚,1996a,《相对阶曲线与汉-越发生关系》,《中国博士后论文集》,学苑出版社
陈保亚,1996d,《关系词相对有阶分析与汉越语言联盟》,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
陈保亚,1997,《〈马氏文通〉“词”、“次”新论》,《中国学研究》第一辑,中国书籍出版社
陈保亚,1997,《论解释哲学的语言转向》,《中国博士后前沿问题论集》,经济科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7.1,《核心关系词的分布与语源关系的判定》,《中国语言学论丛》,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7.1,《台佤关系词的相对有阶分析》,《语言研究》
陈保亚,1997.1,《侗台语和南亚语的语源关系──兼说古代越、濮的族源关系》,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陈保亚,1997.2,《汉台关系词的相对有阶分析》,《民族语文》
陈保亚,1997.2a,《20世纪语言研究中的同质化运动--索绪尔语言观与博爱士方法论的殊途与同归》,《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保亚,1997.3,《探索人类行为的奥秘--记费孝通先生》,《奥秘》,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陈保亚,1997.3a,《二十世纪语言哲学语言观的分析》,《哲学研究》
陈保亚,1997.3b,《对剩余语素提取方法的限制》,《汉语学习》
陈保亚,1997.5,《语言影响文化精神的发生学根源》,《思想战线》
陈保亚,1998,《百年来汉藏语系谱系研究的理论进展》,《语言学论丛》第21集
徐通锵、陈保亚,1998,《20世纪的中国历史语言学》,《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8.2,《汉台关系词双向相对有阶分析》,《语言研究》
陈保亚,1998.3,《再论核心关系词的有阶分布》,《民族语文》
陈保亚,1999,《汉台关系词声母有序对应规则表》,《语言学论丛》第22辑,商务印书馆
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汪锋、陈保亚、邵永海,2000,《中国语言学研究综述》,《北京社会科学年鉴》,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00.3,《论语言学中转换规则的必要性》,《北京大学学报》
陈保亚,2000.4a,《汉越(侗台黎)六畜词聚文化有阶分析》,《民族语文》
陈保亚,2000.4b,《汉台内核关系词相对有阶分析》,《中国语文》
陈保亚,2001,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ions of language in the twentieth-century's philosophy of language,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spring 2001/vol.32,no.3,usa
陈保亚,2001,the two modes of language influencing cultural spirit,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spring 2001/vol.32,no.3,usa
王晖辉、陈保亚,2001,《中国语言学研究综述》,《北京社会科学年鉴》,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01,《从数词词聚有阶分析看汉台核心一致对应关系词的语源性质》,第34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昆明2001年10月
陈保亚,2001.6,《计算机能理解语言吗》,《科学中国人》
胡斌、赵彤、杜轶、杨立权、陈保亚,2002,《2001北京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02.1,《意音文字存在的民族语言文化条件》,《思想战线》
陈保亚、何方,2002.1,《核心词原则和澳越语的谱系树分类》,《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陈保亚,2002.5,《人类起源于非洲?--从语言起源看非洲假说》,《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02.6,《语言哲学的文本解释与结构解释----从虚拟语态看中西方哲学思维取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保亚,2002a,《论禅船崇母的分化规律――兼说"有音变条件"和"音变规律"》,《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陈保亚,2002b,relativistic rank analysis of kernel consistent corresponding works between chinese and kam-tai[j],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25.1,p195-223, spring 200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usa
陈保亚、周政后译,2002c,《词源统计分析法、词汇统计学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陈保亚、汪锋,2003,《从接触的对话状态看混合语》,“语言比较与语言接触”国际学术会议,广西南宁,2003年11月
陈保亚,2003,《语言学论文写作指要》,温儒敏主编《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作艳、孙洪伟、邱立坤、杨立全、陈保亚,2003,《2002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宋作艳、丘立坤、陈泽浩,2003.9,《网络文本中的词汇自动识别》,《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04,《汉台核心一致对应语素有阶分析》,丁邦新、孙宏开主编:《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三),广西民族出版社
宋作艳、于浩淼、刘翠兰、陈保亚,2004,《2003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04,《汉越工具质料关系词的词聚有阶分析》,邹嘉彦、游汝杰编:《语言接触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陈保亚、何方,2004.1,《略说汉藏语系的基本谱系结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2004.4,《论茶马古道的起源》,《思想战线》
陈保亚,2004.7,《论切韵音系韵母的一致构拟》,《王士元先生七十华诞庆祝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陈泽浩,2005,the 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kam-tai-- method from similarity matrix to phylogenetic tree,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number w-3, institu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taipei.《永远的pola-王士元先生七秩寿辰论文集》p267-274
宋作艳、汪锋、陈保亚,2005,《2004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何方、陈泽浩,2005,《略说汉越语及其谱系分类》,罗江文、木霁弘、马京主编《汉藏语系语言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陈保亚,2005.1,《再论平行周遍原则和不规则字组的判定》,《汉语学习》
陈保亚,2005.12,《茶马古道:横跨世界屋脊的人类文明传播纽带》,《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05.2,《语言接触导致汉语方言分化的两种模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保亚,2005.3,《论非洲假说的两个时间层次和语源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汪锋,2006,《论核心语素表的确定--以上古汉语为例》,《语言学论丛》第33集, 商务印书馆
宋作艳、汪锋、陈保亚,2006,《2005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06.1,《论意义的两个来源和语言哲学的任务――从语言游戏规则和单位的还原说起》,《北京大学学报》
陈保亚,2006.1,《从接触看濒危方言、濒危特征和濒危机制》,《长江学术》
陈保亚,2006.2,《论滇僰古道的形成及其文化传播地位--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研究》,《思想战线》。又载《豆沙关五尺道文化研讨论文集》,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陈保亚,2006.2,on method of stratifying correspondences,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4.2.
陈保亚,2006.2,《从语言接触看历史语言学》,《北京大学学报》
陈保亚,2006.2,《论平行周遍原则与规则语素组的判定》,《中国语文》
陈保亚,2006.3,《论自然语言在语言哲学中的元语言地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陈保亚,2006.4,《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在历史语言学上的两个贡献》,《新疆大学学报》
陈保亚,2006.4,《不定位双项对比和语素切分程序》,《汉语学习》
陈保亚,2006.6.15,对剩余语子的切分限制和语子对比程序,日本汉语学会关东支部年会学术报告论文
宋作艳、 汪 锋、 陈保亚,2007,《2006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07.1,《陆路佛教传播路线西南转向与茶马古道的兴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2007.1,《汉台数词对应及其自然有阶分析》,《汉藏语学报》,商务印书馆
陈保亚,2007.2,《语素音形:提取核心语音单位的起点》,《语言研究》
陈保亚,2007.2,《语素时空层次与有阶分析》,《民族语文》
陈保亚,2007.3,《非自然语言接触在词汇层面的无界有阶性----上古汉语核心字在日语中的分布》,《中国语与中国文化》,日本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学专攻 文理学部中国语中国文化学科
陈保亚,2007.6,《论语言哲学的建构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宋作艳、 汪锋、 邱立坤、陈保亚,2008,《2008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09,《当代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宋作艳、 李子鹤、邱立坤、李计伟、杜兆金、陈保亚,2009,《2008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杨海潮、汪锋、彭玉娟、周玲,2009.1,《滇僰古道上的僰人调查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汪锋,2009.1,more evidence for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ustronesian and kam-tai,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37.
陈保亚,2009.12,《语言的独特类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
陈保亚、陈樾,2009.3,《悖论的语言结构性质:递归否定》,《北京大学学报》
陈保亚,2009.9,《解读蜀夏文化的一线曙光——三星堆玉石文字和汉藏语系研究的启示》,《科学中国人》
宋作艳、李子鹤、邱立坤、傅林、杜兆金、陈保亚,2010,《2009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杨海潮、汪锋、彭玉娟、周玲,2010,《僰人源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一辑,云南大学出版社
汪锋、陈保亚,2010,《原始彝语》,《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一辑,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孔江平、张猛、杨海潮、汪锋,2010.12,《超越极限:茶马古道大环绕--茶马古道首次徒步行走和命名20周年纪念考察》,《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0.4,《论关系语素完全对应的周遍程度和时空层次分析》,载潘悟云、沈钟伟主编《研究之乐--庆祝王士元先生七十五寿辰学术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5页-39页
陈保亚,2010.6,《茶马古道:世界屋脊的终极征服——纪念茶马古道徒步考察和命名20周年》,《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0.6,《汉语音系学的形成与发展》(8万字),载林焘《中国语音学史》第九章,语文出版社
陈保亚,2010.8.5,《古彝文化探源研究走向深入》,《凉山日报》
王士元、王明珂、陈保亚、木霁弘主编,2011,《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一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宋作艳、李子鹤、杜兆金、傅林、邱立坤、陈保亚,2011,《2010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1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两道难关----以汉语白语关系研究为例》,载汪锋《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以白语为例》,商务印书馆
陈保亚,2011.1,《宽式语形:汉诗意境形成的诗学根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保亚,2011.10,《翻越横断山:茶马古道对世界屋脊带的终极征服——剑南烧春等西南烧酒对欧亚大陆文明传播的意义》,《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汪锋,2011.2,on several principles in reconstructing a proto-language--with the reconstrution of tones and pre-initials *h-and *?- of proto-yi,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9.2.
陈保亚,2011.5,《论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汪锋、何方、陈泽浩,2011.6,《论澳越语的语源关系及其谱系分类》,载丁邦新、孙宏开《汉藏语同源词研究》(四),广西民族出版社
陈保亚、汪锋,2012,《论重构原始彝语的若干原则----以原始彝语的声调及前置声母*h-和*?为例》,《语言学论丛》第45辑
王士元、王明珂、陈保亚、木霁弘主编,2012,《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二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宋作艳、李子鹤、杜兆金、傅林、邱立坤、陈保亚,2012,《2011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12,《茶马古道兴起的时间--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王士元、王明珂、陈保亚、木霁弘主编《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2辑,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2012,《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序》,载汪锋《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商务印书馆
陈保亚,2012,《汉台共同词对应规则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报告
陈保亚、李子鹤,2012.1,book review: tai-kadai languages,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chen, baoya (陈保亚),2012.11.11,sino-tibetan family and its inheritance across genetic genealogy----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word-gene rank distribution,keynote speaker, conference in evolutionary linguistics 2012, beijing
陈保亚、陈樾,2012.18,《学优则仕与公平竞争:人才选拔的根本理念》,《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2.2,malaixiya duoyu xianxiang:yizhong dute de jiechu leixing《马来西亚多语现象:一种独特的接触类型》(malaysia multilingualism: a unique type of contact).,contemporary review, malaixiya lin lianyu foundation《当代评论》,马来西亚林连玉基金会
陈保亚,2012.2,《语言的生命在于使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括及其保护与传承》,《当代评论》,马来西亚林连玉基金会
陈保亚、彭玉娟等,2012.24,《走进银声诸茶山:探索滇藏茶马古道延伸的奥秘----词与物的田野考察》,《科学中国人》
张文贤、邱立坤、宋作艳、陈保亚,2012.3,《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同义词语体差异定量分析》,《汉语学习》
陈保亚、陈樾,2012.4,《重指:元语言的一种属性----从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说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杜兆金、陈保亚*,2012.5,《元音三维声学空间与维汉匹配》,《语言暨语言学》,中研院语言研究所,台湾
陈保亚、汪锋,2012.5,《汉语藏缅语同源的两个词汇有阶分布证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陈保亚,2012.6,《百越走廊及其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思想战线》
陈保亚、杜兆金,2012.9,《精品课程的理念:能力先于知识》,《中国大学教育》
陈保亚,2013,《再论百越走廊及其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王士元、王明珂、陈保亚、木霁弘主编《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三辑
王士元、王明珂、陈保亚、木霁弘主编,2013,《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三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宋作艳、李子鹤、杜兆金、邵琛欣、邱立坤、陈保亚,2013,《2012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北京出版社
陈保亚,2013,《汉语藏缅语同源的一个重要证据》,载汪锋《汉藏语言比较的方法与实践----汉、白、彝语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2013.11,《红河古道:欧亚南方走廊的一条枢纽通道--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李青,2013.3,《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联合考察答问》,《科学中国人》
汪锋、陈保亚,2013.3,《语言关系、文化关系,语言文化探索乐无比——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专家访谈录之七“陈保亚专访”》,《百色学院学报》
陈保亚,2013.3,《语势、家庭学习模式与语言传承——从语言自然接触说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保亚,2013.8,《语言调查的充分性与原始语言的恰当重构》,石锋、彭刚《王士元80华诞纪念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余德江,2014,《略论北方茶马古道与chaj的读音》,王士元、王明珂、陈保亚、木霁弘主编《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四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2014,《茶马古道:维系欧亚大陆通道的必要古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5日第676期
王士元、王明珂、陈保亚、木霁弘主编,2014,《茶马古道研究集刊》第四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2014.12,《川黔桂茶马古道:西南入华南之第一通道----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4.16,《佛茶海路:茶马古道之海路延伸--词与物的传播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4.2,《语法描写的必要条件:双层语法单位》,《语言学论丛》
陈保亚,2014.4,《直接调查模式与间接调查模式--田野调查中单语者与双语者的重要区别》,《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2014.5,《从盐运古道到茶马古道----词与物的传播证据》,《影响力:茶马古道遗产》,云南日报社出版
陈保亚、李子鹤,2015,austric langugages,in wang, s. y. and chaofen su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陈保亚、田祥胜,2015,《单层语法单位观面临的困难》,《汉语独特性研究与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
陈保亚,2015,《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商务印书馆
余德江、陈保亚,2015,《汉缅韵部关联对应》,《茶马古道集刊》第5辑,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袁琳,2015.1,《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北方茶马古道----chaj读音分布的语言地理学证据》,《思想战线》
陈保亚、陈樾,2015.1,《意义即用法,规则即类推----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和数学观说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保亚,2015.1,《语言关联:从百科知识到语言知识》,载宋作艳《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事件强迫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田祥胜(编著),2015.10,《语言学经典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保亚、杜兆金,2015.2,《论成绩评定的双轨模式--基于精品课改革的分数排名分析》,《中国大学教育》
陈保亚,2015.2,《从百科知识到语言知识——认知的语言关联及其相对性》,《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2015.3,《岭南水路:茶马古道向海路的扩展----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丁彧藻、方正辉、陈保亚,2015.5,《汉语语类的神经认知解读》,《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
陈保亚、荣晶、丁崇明、何方、陈樾,2015.9,《草原茶马古道集散重镇:张家口----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6,《语言接触研究对认识语言演化规律的迫切性》,《汉藏语学报》第9期,商务印书馆
陈保亚,2016,《语素:汉语规则语法单位的重心》,载邱立坤《现代汉语未登录词----词类和语义类标注研究》,科学出版社
陈保亚,2016.1,《欧亚古代陆路交通的茶马古道大转型:从商道到命脉----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6.1,《语言接触层次分析的两个必要条件》,载咸蔓雪《汉语越南语关系语素历史层次分析》,中西书局
陈保亚、张刚,2016.11,《京西古道:草原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连接网络----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6.13,《藏羌高地_丝茶古道的连接枢纽_阿坝茶马古道语言文化考察答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6.2,《语势:汉语国际化的语言条件----语言接触中的通用语形成过程分析》,《语言战略研究》第2期 ,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保亚、覃俊珺,2016.2,《严式词源统计法与共享创新法----语言(方言)谱系分类的方法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田祥胜,2016.2,《认知语法的盲点_从不同民族语言的隐喻规则说起》,《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丁彧藻、陈保亚,2016.3,《语言功能的神经基础及其属性》,《外语研究》
张慧丽、陈保亚,2016.3,《从河南儿化韵的方言差异看结构因素在语音演变中的作用》,《语言研究》
陈保亚,2016.6,《茶马古道与盐运古道、丝绸之路的关系----基于词与物的古道类型学研究》,《思想战线》
陈保亚、张刚,2016.7,《从横断山走廊到若尔盖草原:连接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词与物的传播证据》,《科学中国人》总231期
陈保亚,2016.8,《高铁背后的中国创新——读官科专著<轨道交通场景电波传播建模理论与方法>》,《博览群书》
陈保亚、田祥胜,2017,the direction of language conttact and the analysis of linguistic typology,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monograph series (2017)
丁彧藻、陈保亚,2017,《汉语主宾语位置上的零形从句》,北京大学学报文博增刊
陈保亚、田祥胜,2017,《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化》,汪锋、林幼菁主编《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化》,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2017,《语言接触与语言考古----语言学家的角度》,载汪锋主编《黉门对话----以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化为中心的跨学科视野》,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2017.1,《言语活动的趋势:集体行为中的语言规则》,载张文贤《现代汉语连词的语篇连接功能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张刚、蔡曙山、夏炎,2017.11,《从盐到茶:川黔茶马古道的独特生态----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田祥胜,2017.2,《相对语言规则:生成性的必要基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保亚,2017.22,《闽系茶山:远洋茶路的魂与源----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杜兆金、陈保亚*,2017.3,《语音标记性与维汉声调匹配》,《语言暨语言学》,中研院语言研究所,台湾
陈保亚,2017.3,《变韵规则:非线性组合的重要证据》, 载张慧丽《官话方言变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余德江,2017.4,《符号的任意性:认知相对性的语言基础》,《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孔江平、汪锋等,2017.4,《环绕祁连山_从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_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杜兆金、陈保亚*,2017.5,《母语类型的多维干扰----维吾尔语重音模式匹配汉语声调的机制》,《民族语文》
陈保亚,2017.6,《家庭语言环境:传承母语的最后家园》,《语言战略研究》
陈保亚、张刚、余德江,2017.9,《茶马古道川甘线:宋代川茶入藏主干道----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张婷,2018.1,《对立的充分性和最大对立环境!——从兰银官话的四声调说起》,《中国语文》
张慧丽、段海凤、陈保亚,2018.1,《腭音与腭化音》,《语言研究》
陈保亚、余德江,2018.1,《汉藏语和澳台语的核心谱系结构----基于考古文化的词聚有阶分析》,《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孔江平、张刚、李永宏、胡阿旭、汪高武、何方,2018.12(下),《茶马古道西域线 世界屋脊走廊上的远征命脉----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丁彧藻、陈保亚,2018.3,《基于对汉语母语者的测试对<科学>和<自然>上两个递归实验的质疑》,《外国语》
张婷、陈保亚,2018.4,《平罗方言“给”字句研究——从“给给给”说起》,《现代语文》
陈保亚,2018.4.1,《越拼音规则的汉字:跨语言文本共享的书写纽带——日语等语言中训读汉字的启示》,潘钧编:《高等日语教育》(第一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田祥胜、陈保亚,2018.6,《回辉话元音尾及鼻音尾音节中/-a-/的来源及*-a-的演变》,《语言科学》
陈保亚、袁琳,2019,when and how the affricates /*tjh/ and/*tj/ in initial positions of proto-mongolian diversified in khalkha,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47, no. 2
陈保亚、余德江,2019,on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sino-tibetan languages-based on rank analsysi of clusters of cultural words and core words,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itcs, monograph, series 29, in press
田祥胜、陈保亚,2019,《海南三亚回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保亚、余德江,2019,on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sino-tibetan languages--based on rank analysis of clusters of cultural words and core word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monograph series number 29
陈保亚、余德江,2019.1,《易境创新实验:人与动物语言区别的可实证窗口》,《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2019.1,序蔓雪博士论文,《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内部刊物)
丁彧藻、陈保亚,2019.1,《英语基本结构单位word的典型特征》,《汉语国际教育学报》
陈保亚,2019.11,《茶马古道重要形态:钱塘江流域两栖茶路——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9.2.23,《茶马古道与人类古道的三次转折》,《光明日报》
陈保亚文,周志恩评,2019.20,《理性地生存,诗意地栖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学语文》,湖北大学
陈保亚、张刚、张国述、罗家宽、欧德顺、夏炎,2019.3,《宣汉祭司语言文字:解读巴文化的一个重要入口》,《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2019.5.5,《构建独特的行走文学形态——评<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华西都市报》,又载《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9-5-1
鲁方昕、陈保亚,2019.6,《格(形态)序列的构建与解读》,《外语教学与研究》
陈保亚,2019.7.5,《从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欧亚大路远征古道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报》
陈保亚,2020,《茶马古道研究----词与物的证据》,三联出版社(即出)
陈保亚、杜兆金,2020,《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
陈保亚、严智,2020,《单音节声调和多音节声调----以汉语和日语为例》,《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保亚、陈樾,2020,《延展性:音核与音段的必要属性----兼论音节观念的嬗变》,载张春泉,李心释主编《现代语言学史论集》,西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张刚、罗家宽、欧德顺、夏炎,2020.1,《征服垂直极限:从横断山走廊到茶马古道----词与物的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王春茵,2020.2,《<马氏文通>对语法和语义结构关系的初步区分》,《古汉语研究》
陈保亚、覃俊珺,2020.3,《茶马古道上通语的线性传播模式----以晋语文白异读为例》,《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陈保亚,2021,《语言、思维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
陈保亚,2021,《汉台共同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即出)
陈保亚,2021,《论音系中的隐性对立和隐性匹配--以德宏傣语对云南汉语声调的匹配为例》,《语言学论丛》第64辑
陈保亚,2021,《判定同源的必要原则:对应而不是同构----从本语转用说起》,载刘文2021《瑶语方言历史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2021,《原始汉藏语存在sov的可能性——从汉藏语同源关系说起》,载李子鹤2021《原始纳西语和纳西语历史地位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保亚,2021.20,《翻越大庾岭:伸向南海的东南两栖古茶路——词与物的传播证据》,《科学中国人》
陈保亚、邱健,2021.4,《汉语人语言和音乐认知的整体领悟性——从宽式语形和宽式音阶说起》,《北京大学学报》
陈保亚、鲁方昕,2021.5,《从生成到还原——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重新评价》,《思想战线》
陈保亚、余德江,2022.1,《知其师则知其学:多维成绩评定方式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中国大学教育》
陈保亚、方昕,2022.1,《论元判定的直接关联和平行周遍原则》,《语言学论丛》创刊号
丁彧藻、陈保亚,2022.1,《英语多重递归关系从句的分布和限制》,《外语教学与研究》
李秋萍、陈保亚,2022.3,《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现状及策略——以德宏州盈江县为例》,《昭通师院学报》
部分大会主题发言或特邀报告:
陈保亚,1977.8.24,《汉台语关系词双向相对有阶分析》,第三十届国际汉藏语会议大会发言,北京
陈保亚,2000.1.13,《语言接触与语源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特邀报告
陈保亚,2000.8.28,《从金属词聚的分布看汉越接触过程》,语言接触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香港城市大学,香港
陈保亚,2000.415,《论语言范畴化的层阶》,北京外国语大学特邀报告,北京
陈保亚,2002.10.13,《汉台核心一致对应关系词的数据建设》,香港科技大学数据库研究报告,相关
陈保亚,2003.11.1,on stratifying sound correspondence,香港城市大学语言层次会议报告,香港
陈保亚,2006.12.10,《理解规则和生成规则――对外汉语教学的两个角度》,日本关西地区中国汉语教师交流会学术报告论文,大阪,日本
陈保亚,2007.11.2,《多元文明对话背景下的语言接触研究》,北京论坛,北京
陈保亚,2008.11.24,《论语音演变的条件和语言历史比较的起点--从语素音形说起》,特邀报告,台湾清华大学
陈保亚,2008.11.25,《语言研究的两个角度:生成和理解----从规则语素组和不规则语素组说起》,台湾辅仁大学特邀报告(invited report,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chen, baoya (陈保亚),2008.12.4,more evidence for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ustronesian and kam-tai,invited report,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陈保亚,2008.12.5,《语言分析的平行周遍条件和对外汉语教学》,特邀报告,台湾大学
陈保亚、汪锋,2008.6.1,《对应与重构——以彝白比较为例》,中国国际语言学会议报告,北京
陈保亚,2009.6.25,《从汉语宽式语形看汉诗意境》,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台湾辅仁大学
陈保亚,2010.12.10,《语源关系研究的四个关键环节----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几点思考》,王力语言学讲座,北京
陈保亚,2010.8.27,《音节的可延展性及其定义和判定》,"中国语言学发展之路"会议报告,北京
陈保亚,2011.11.12,《词的初始分布特征的提取和词组的分布功能推导》,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特邀报告,北京
陈保亚,2011.3.27,《词和词组的分布特征分析》,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会议论文
陈保亚,2011.6.16,《区分词法和句法必要性和可行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邀报告,北京
chen, baoya(陈保亚),2012.11.1,sino-tibetan family and its inheritance across genetic genealogy,2012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北京
陈保亚,2012.12.1,《语言研究中语言调查的迫切性》,特邀报告,马来西亚波特拉大学(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陈保亚,2012.12.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括及其保护与承传》,特邀报告,马来西亚林连玉基金学术讲座,吉隆坡,马来西亚
陈保亚,2012.12.2,语言的生命在于使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况及其保护与承传,特邀报告,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马来西亚吉隆坡
陈保亚,2013.4.30,单位、规则与记忆、运算的对齐原则----从语言习得的认知规则看词库与句法,特邀报告,香港中文大学
陈保亚,2013.4.30,《核心一致对应有阶模型和汉藏语言谱系划分》,特邀报告,香港科技大学
陈保亚,2013.8.19,语言借贷引起的音系有阶协合,会议报告,第五届国际演化语言学会议报告,香港中文大学
chen, baoya(陈保亚),2013.9.2,more evidence for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itic and tibeto-burman----correlated correspondence and rank distribution,invited speaker, workshop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of sichuan,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 paris
陈保亚、田祥胜、汪锋,2014.10,语言接触的方向性看回辉话形成机制----语言与基因的双重证据,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国际研讨会报告,北京
陈保亚,2014.10.18,《从百科知识到语言知识----认知的规则化过程》,第七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第一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会议,贵阳(主题发言)
陈保亚,2014.5.10,《字符:汉语中的规则语法单位》,大会报告, “韩中人文交流新时代的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韩国外国语大学
chen, baoya (陈保亚),2014.5.23,structure-loosed language: optional constructional markers----chinese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cultural differences,keynote speaker,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inese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olumbia university
陈保亚、田祥胜,2015.10,《语言接触的方向性与语言类型的改变》,语言复杂系统国际研讨会报告,北京大学,北京
陈保亚,2015.10.18,《语言独特性:观察民族认知方式的重要窗口》,第七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第一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会议,主题发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陈保亚,2015.10.30,从语言接触看汉藏语言的谱系关系,特邀报告,方润华讲座,香港教育学院
陈保亚,2015.11.14,《语势与国家战略----汉语通用性提升的可能性》,语言研究与国家战略研讨会,主题发言,语言大学,北京
chen, baoya (陈保亚),2015.11.6,some mechanisms of language contact---- direction and rank,invited speaker, conference of language contact and language change, columbia university
陈保亚,2016.10.2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认知相对性的基石》,第八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主题发言,成都大学,成都
陈保亚,2016.10.30,《从生成到还原——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重新评价》,第一届全国现代语言学史高端论坛主题发言,西南大学,重庆
陈保亚,2016.4.24,《茶马古道:连接欧亚大陆的命脉》,北京大学历史系茶文化系列讲座,北京
陈保亚,2017.11.5,《语言是一种复杂系统:基于语言认知行为机制的资源构建》,主题发言,语言资源构建——理论、方法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中国北京
陈保亚,2017.12.18,《延展性:音节判定的可行性标准》,特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陈保亚,2017.12.9,《语言认知中的深度学习:单位和规则的还原》,主题发言,第九届认知科学大会暨第三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贵州民族大学,贵阳
陈保亚,2017.4.26,《远征的命脉:茶马古道的保护与利用》,国家政协特邀报告,北京
陈保亚、余德江,2017.5.29,on the genetic relation of sino-tibetan languages—— based on rank analysis of word?aggregation,主题发言,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ncestry of the languages and peoples of china, 暨南大学,广州
陈保亚,2017.8.27,《汉藏语三族说:几种分阶模型讨论》,第九届演化语言学国际会议主题发言,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特邀报告
陈保亚、鲁方昕,2018.10.27,《语义论元认知的平行周遍类推原则》,第十届全国认知科学大会暨第四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特邀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陈保亚,2018.11.11,《茶马古道欧亚大路影响最深远的文明传播纽带》,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邀报告,北京
陈保亚,2018.12.26,《语言接触的无界有阶性》,汉阳大学文学院特邀报告 韩国首尔
陈保亚,2018.12.27,《汉语在东亚和东南亚语言中的系属地位》,汉阳大学文学院特邀报告 韩国首尔
陈保亚,2018.12.28,《上古汉语构拟方法论分析》,汉阳大学文学院特邀报告 韩国首尔
陈保亚,2018.3.15,《茶马古道:语言文化的远征纽带》,人文思跃系列讲座十六,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成都
陈保亚,2018.9.19,family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transmission in the context of dominant languages,workshop on language planning, maintenance and shift: chinese and european perspectives,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陈保亚、余德江,2018.9.23,《语言接触的一个临界点:从相似匹配到对应匹配----兼论区分借贷层次的关键难点》,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高端论坛报告,上海大学,上海
陈保亚,2019.10.12,《混合语历史身份辨认的两个方法》,首届民族语言论坛主旨报告,湖南长沙湖南大学
陈保亚,2019.8.21,《原始汉藏语述宾语序ov型的可能性》,第五届中国西南地区汉藏语国际研讨会主旨报告,南开大学
陈保亚,2021.12.12,《语言学习的认知基础:两种平行类推模式》,第七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主题发言,清华大学
陈保亚,2021.5.13,《语言接触规则导致的深度同构和系统对应》,语言学名家学者联合讲座特邀报告,香港教育大学
陈保亚,2021.5.20,《茶马古道:华夏民族对欧亚文明传播的一大贡献----词与物的证据》,北京大学才斋讲堂特邀报告,北京大学
科研项目(独立主持科研项目)
199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藏语系的发生学研究,批准号94cyy002);
1996: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二十世纪中国语言研究方法论, 批准号1996-1998, 96jc740001);
199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二十年来中国语言学理论建设研究,批准号98byy001);
2001: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汉语研究,批准号01bjawy002);
200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汉越语音对应语素的时间层次,批准号03jb740008);
200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台对应语素数据库及其时间层次标注,批准号04ayy001);
2006: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严格语音对应同源语素的汉藏语系数理谱系分类, 批准号2006jdxm007);
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汉藏语言有序对应数据库的亲缘关系计量研究,批准 号60773159)。
2011: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基于系统语音对应的核心词分阶及建模研究,批准号11jjd740004)
2011: posco tj park foudantion(茶马古道上的语言文化调查研究,韩国)
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汉语与民族语言关系字专题研究,批准号13azd051)
201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批准号14zbd102)
2018: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重大项目(语言接触机制研究)
2020:北京市重大项目:多语接触与中介语演化机制(批准号20zda20)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
语言学概论(本科必修)
理论语言学(本科限选)
语言学方法论(本科选修)
语言与文化(选修)
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选修)
研究生课程:
当代语言学(硕士必须)
语言学方法论(硕士必修)
学术写作与规范(硕士必修)
语言田野调查(硕士必修)
历史语言学(硕士必修、博士选修)
语言学讨论班(硕士必修、博士选修)
语言学专题(硕士、博士选修)
历时语言学专题(硕士、博士选修)
语言接触研究(硕士、博士选修)
语言分析中的数学方法与编程(硕士、博士选修)
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博士必修,硕士选修)
汉语语言学理论问题(硕士、博士选修)
获奖情况
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
1997,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获第七届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该书用作“语言接触研究”课程的教材)
2011,陈保亚《当代语言学》,获第十四届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该书用于研究生课程“当代语言学”的教材)
2015,陈保亚、汪锋 on several principles in reconstructing a proto-language,获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8,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书用作本科生“理论语言学”课程教材)
2019,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国家级教学获奖
2009,获国家精品课称号(陈保亚、王洪君、李娟、汪锋:“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2013,获国家精品课网络资源共享课称号(陈保亚、王洪君、李娟、汪锋:“理论语言学”)
2018,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陈保亚、汪锋、董秀芳、叶文曦、李娟:“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
省部级教学获奖
2004: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陈保亚、王洪君、李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2009,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王洪君、陈保亚、董秀芳、王超贤、汪锋:“历史语言学”)
2007,获北京市精品课称号(陈保亚、王洪君、李娟、汪锋:“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2018,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陈保亚、汪锋、董秀芳、叶文曦、李娟:“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
2019,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
校内教学获奖
1997,获安泰奖教金(陈保亚)
2002,获正大奖教金(陈保亚)
2004,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陈保亚、王洪君、李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2005,获正大奖教金(陈保亚)
2008,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王洪君、陈保亚、董秀芳、王超贤、汪锋:“历史语言学”)
2011,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陈保亚)
2012,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陈保亚)
2016,“当代语言学”课程获北京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优秀奖(陈保亚)
2017,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陈保亚、汪锋、董秀芳、叶文曦、李娟)
2018,获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优秀奖
2020,获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
2021,获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优秀奖
2021,获北京大学教学成就奖
社会服务
《茶马古道研究集刊》主编
《语言学论丛》副主编
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历史语言学学会副会长